尋訪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
——輝南縣第六中學開展尋找紅色家風故事活動
紅色記憶包含了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,凝聚了黨的優良革命傳統和集體智慧。隨著黨史學習教育的不斷推進,輝南六中在全體師生中發起了“尋找紅色記憶,傳承紅色基因”活動。通過一篇篇文章的撰寫、刊登,對全體學生進行愛國主義、革命英雄主義等精神的教育,進一步強化跟黨走的信念,掀起爭做時代新人之風。
一個老兵的故事/董文杰
最近和爸爸一起整理老房間,發現了一張老兵轉業證書和6枚紀念章,看了一下這張證書是曾祖父的,而這6枚紀念章則是曾祖父一生軍旅生涯中僅剩的6枚。
我祖父回憶,我的曾祖父是一個中國傳統式農民,他枯黑、干瘦的臉上布滿了像溝壑又如車轍似的皺紋,深陷的眼睛帶著深邃的目光,像是在緬懷過去。他的穿著雖稱不上衣衫襤褸,但也稱得上絕對的樸素,冬天穿一身黑色舊棉襖,用一根麻繩系在腰上,下身一條藍色粗布棉褲,褲腳處也緊緊系了起來,這可能與他當兵中得了老寒腿有關吧?
抗日戰爭勝利后,國民黨政府發起了內戰,19歲的曾祖父為了響應黨的號召,于1947年秋季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,被安排在40軍12師擔任通訊員,先后參加了解放東北,解放華北,華中南等戰役??姑莱瘧馉幈l后,曾祖父所在的40軍受命開赴朝鮮戰場,由于中朝所在的補給線太長,需要大量兵力運送武器,曾祖父又被安排在了運輸隊,他牽著戰馬,馬背上馱著重機槍,在冰冷的江水中搬運物資,上岸后不久棉褲上已經結了一層厚厚的冰,可以想象那時的艱苦環境。
在一次運輸中,曾祖父的馬被流彈擊中,為了完成作戰任務,曾祖父抗起機槍跑到了戰場。由于多次趟水過江,曾祖父也因此落下了老寒腿毛病。
曾祖父的一生很平凡,但我卻覺得他們這一代人很偉大。在國家遭受危難時,他們響應黨的號召,挺身而出、保家衛國,在戰火紛飛的歲日里,他們無懼無畏、淡血奮戰,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,不惜犧牲一切,甚至生命。作為華夏兒女,我們不能忘記歷史,那些為戰爭而獻身,為祖國安危而不顧一切走向戰場的先輩們,他們的精神會繼續傳承下去。
董文杰,吉林省輝南縣樣子哨鎮常興堡村人,現年十六歲,是輝南縣第六中學一年六班的一名高中生。是一個熱情隨和,活潑開朗的學生。平時善于觀察,勤于動腦,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,樂于和別人打交道。愛好學習、讀書、運動。曾祖父是一名解放軍,因此從祖父和父親的講述中,不斷受到革命傳統教育的影響,在內心從小就立志,長大后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人。
本次尋訪活動,通過一個個故事、一幅幅圖片、一件件實物,了解了革命先輩的事跡,學習先輩們的革命精神,學生傳承紅色基因。家長們也從中受到感染,從家庭教育的角度,引導孩子要緬懷革命先烈,感恩幸福生活。我們一改傳統說教式的愛國主義教育,以活動的形式,讓孩子們深刻地意識到,作為新時代的少年,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,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段紅色記。